色彩风格

12场,把检察听证开到群众家门口

【字号:    】        时间:2025-09-29      

 

  叩开一扇门,温暖一片心。当检察官带着案卷走出办公室,将听证桌搬到农家院落、百姓家门口时,司法的严谨与温度便在这“零距离”的接触中悄然流淌。对于亲情关系、邻里纠纷等民生类案件,保康县检察院坚持从大局上思考,从细微处做起,通过“上门听证”,用心用情解决诉求,在确保案件依法处理的同时,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基层治理,做实检察为民。近三年来,保康县检察院先后开展上门听证12场,取得较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巧解心结促和睦,司法温情护亲情 

  该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对于涉及赡养费、抚养费纠纷类案件,以上门听证方式,将检察听证开到群众家门口,运用法治的力量帮助当事人定分止争、依法维权,将矛盾化解在“乡里”。2025年5月,在办理杨某某申请对其与胡某权、胡某荣赡养纠纷支持起诉案时,考虑该案是由兄弟姐妹之间因赡养纠纷引起,不仅关系到亲情守护,还涉及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为此,该院围绕赡养费争议这一焦点,邀请诉前调解员、村干部等参与听证,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多方调解,妥善解决了赡养费来源问题,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取得了较好办案效果。 

  化解邻里小纠纷,检察履职促和谐 

  邻里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邻里之间轻伤害类案件时有发生,为化解矛盾,减少诉累,该院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小案”,2025年以来对此类“小案”开展上门听证3件。结合此类案件特点,着重开展法理情宣讲,在办案检察官和听证员的引导和开导下,平心静气听取意见,心平气和进行沟通,换位思考,互谅互让,促使双方握手言和,及时有效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事心双解”。 

  检察听证“小切口”,法治教育“大效果” 

  该院聚集民生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剖析此类案件背后反映出的村民法治意识较为淡薄等基层治理痛点,运用检察听证、“讲案+普法”的工作方式,将听证会作为融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小切口”,有效撬动基层法治意识整体提升的“大效果”。2025年3月,结合对王某等二人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开展上门听证,办案检察官化身法治宣讲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阐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其间,王某等二人先后现身说法,对自身的行为真诚悔过,旁听群众听后深受教育。通过召开听证会,该院在确保案件依法处理的同时,取得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切实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步,保康县检察院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贯彻到检察履职各环节,逐步丰富“上门听证”的方法和内涵,坚持把上门听证作为践行检察为民的重要举措,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当地。